前幾年中央反腐倡廉還沒開始的時候白酒行業也都挺風光,就拿稻花香來說,央視一套,七套好幾個頻道黃金時段都有廣告。也就是那里面中國新十大名酒就有稻花香,但是一般人認可度不高吧,還是屬于地區性的酒,流通度比不上五糧液,二鍋頭這種。整個集團做的比較大,中國品牌500強吧,民營企業500強。主打低度酒,三十多四十多度。感覺偏清香型,沒什么特別出色的特點,可以嘗一下。
謝邀,小時候,看見父輩們在酒席上喝的是乙種白酒(無糧酒),如果酒席上喝的是甲種白酒(純糧酒、幾毛錢一斤),那就是相當高級了。
應征入伍到部隊,只有在八、一建軍節、十、一國慶節、春節,臺(集團通信兵)里聚餐可以喝點酒(一兩左右,保持頭腦清醒,值勤值班人員、待班人員禁酒)。是司務長打的散裝酒(那時絕對沒有假酒,純糧燒酒,口感比現在500元一瓶酒有一比。
今年春暖花開的4月,湖南、山東、北京、上海、浙江等地老戰友相聚江蘇南通,老戰友彭老板做東,喝了國酒茅臺酒,戰友四十多年后相會,千言萬語盡在杯中,至少每人喝了半斤以上吧。
我是阜陽人,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阜陽的白酒市場,另外,本人又喜歡飲酒,飲遍了阜陽各種品牌的白酒,對阜陽的白酒有一定的認識。
中國白酒市場,數川酒后就是皖酒,皖灑的主要市場與品牌又在阜陽,阜陽每個縣市都有一個上規模的大型酒廠帶領本縣的經濟發展!
“麻雀都能喝二兩”的阜陽,數十年來,那些曾經輝煌白酒企業,幾經沉浮,他們的命運令人唏噓……給我們帶來的更多是回憶!
文王貢酒:曾經的輝煌和憂傷
說到臨泉縣,很多人腦海中會閃過兩個標簽,其中一個肯定是“文王貢酒”。文王貢酒,自家釀造一度是阜陽市民婦孺皆知的廣告,劉素敏憑借這個廣告和廣告訴求的白酒品質,使文王成為那個時期市場的王者。
?小時候,最初喝的就是文王酒,那時一般喝的是文王二曲,在酒席上才能喝上文王大曲。每瓶1.5-1.8元,文王貢酒那是喝不上的,80年代每瓶5.5元,不是領導干部哪能喝得起??!記得小時候,我的父親到阜陽市看望他表哥(某銀行領導)帶回兩瓶文王貢酒,我偷偷喝過一口,由于小,當時感覺入口很辣,下肚就象火炭一樣,根據大人日常的描述,想想應該是好酒!后來再喝酒,找不到這種感覺了。前幾天喝了劍南春,感覺就是這個味,找到了兒時的感覺!可惜價格是當時的100倍。
2000年前后,文王貢酒火了一把,阜城各大宴席都是用文王貢酒,自家釀造!
2012年,文王貢酒股份有限公司被聯想控股旗下豐聯集團全資收購。
近日又傳出了一個說法:老白干酒停牌意向收購聯想集團旗下文王酒業等白酒資產。雖然雙方均尚未正面回應此事,但坊間的猜測一直都在。
自家的文王貢酒未來究竟歸誰家“所有”,目前還是未知數。但令老文王人憂傷的是,在阜陽的白酒市場,曾經的輝煌已散作云煙。
焦陂:被民企天韻集團收購
說起焦陂酒。一代文豪歐陽修曾寫下“焦陂八月新酒熟,秋水魚肥鲙如玉”的詩篇來贊美焦陂酒。
“北有古井、南有焦陂”。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,焦陂酒是繼古井貢酒、口子酒之后沖到省外的第二階梯知名品牌,焦陂特曲成為當時安徽、河南、山東、江蘇等相互交會區域的市場主流品牌,當時年銷售收入近億元。
?90年代初期,上中專期間,和同學聚餐,奢侈了一把,第一次喝焦陂持曲,一瓶8.5元,很正綜,口感也不錯,喝了半斤,飄飄欲仙!
不過,到了90年代中期,焦陂酒漸趨衰退,到2001年,焦陂酒已幾乎銷聲匿跡,最終焦陂酒廠因經營管理不善破產倒閉。2002年,中糧集團出資520萬元收購焦陂酒50.98%的股份,希望通過其在安徽白酒的老字號地位,扶持這家老酒廠東山再起,這期間推出的“龍虎尊”掙扎了一段時間,便消失于市場。
2015年中糧集團完成股權轉讓,最終入主焦陂酒廠的是阜陽本土企業安徽天韻集團及投資伙伴。
沙河王:被賣來賣去的命運
上世紀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后期的近20年間,安徽沙河酒廠締造了一代酒界傳奇:沙河特曲系列酒享譽華夏,年銷售額近10億元(當時五糧液也就20多億元),是安徽省內僅次于古井的第二大白酒企業。
鼎盛時期,沙河王集團率先在央視新聞聯播之后的黃金段位推出廣告,沙河王酒,滴滴難舍成為全國觀眾耳熟能詳的廣告語。
據說,鼎盛時期的沙河王年銷售額一度逼近五糧液。就是這么一家“牛逼”的企業,隨著蔣醒光的離職,最終走向了沒落:
?第一次喝沙河王,是90年代中期,剛參加工作,任領導秘書,業務招待用酒,酒店價格每瓶35元,磨沙瓶的,很精致,當時工資200元左右,感覺好貴啊,一桌菜加上酒四五百元,相當于兩個月工資。遭踏錢??!沒辦法,國有企業,還經常招待,喝了幾年,滴滴難舍,印象深刻!
2000年,沙河酒業由于體制束縛和經營不善,開始走下坡路,到了2002年,已經嚴重資不抵債,2006年沙河王宣布破產。
2007年7月,浙江嘉德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7200萬元購入破產的國有企業“安徽沙河酒廠”,組建民企“安徽沙河酒業有限公司”。
2010年1月,萬事利以5500萬元收購沙河酒業55%的股權,沙河酒業實現了全面交接。
2013年1月,深圳市聯森控股有限公司入駐沙河酒業,然而新沙河酒業因經營管理不善企業生產經營停滯。
十多年間被賣來賣去,資本的介入并沒有給沙河酒業帶來較快發展,反而錯過了白酒的十年黃金發展期。
太和殿
先說明一下,這個太和殿不是故宮的宮殿,而是產自于太和縣的一款白酒品牌。
那么,太和殿很有名嗎?看一看它曾經的輝煌,你就知道了:
1993年,太和殿酒廠生產的“鏡湖秘釀”被評為人民大會堂特貢,一時間傳遍大江南北。這種“四棱子”白酒,為酒廠一度創造了2個億的年銷售收入。
還是在1993年,“太和殿貢酒”被評為故宮博物院監制產品。
1994年,“鏡湖”“太和殿”被評為“安徽省著名商標”“安徽省質量免檢產品”。
1996年,“鏡湖秘釀”和“太和殿貢酒”被評為“中國名牌產品”稱號。
?喝太和殿酒是在工作后與朋友練地攤喝的普通酒每瓶約10元左右的,只喝了幾回,印象不是太深,口感還行。
太和殿酒業的輝煌并沒有延續多久,如今,除了太和縣之外,這款酒在市場上已經不多見了。
管仲酒業
潁上縣的白酒品牌,也許你對這家酒廠并不熟悉,但你一定聽說過它的產品:一匡天下。
?管仲酒喝過一次,由于是近期喝的,綿柔型的,找不到當年高度老酒的味道了!
2007年,管仲酒業被評為“中國酒業文化百強企業”、獲“安徽工業創新成果展銀獎”;
當然,談起阜陽的白酒,也不能不說原屬于阜陽的亳州古井貢酒,記憶最深的還是55度的老古井貢酒,九十年代末有幸得到一箱12瓶,個人慢慢品償完畢,味道甘醇,酒香延綿,回味無窮,真正體會到純糧釀制的味道!后期的原醬酒味道也不錯,但沒有老古井的地道味了!
渦陽的高爐酒也是大名頂頂的,在劉俊卿的帶領下從高爐雙輪池到高爐家酒,走過了一個巔峰時代,2000年前后高爐家酒風迷阜城,同時期同檔次的酒,高爐家酒酒質應排第一!
曾經輝煌過的阜陽的白酒企業中,除了金種子還算穩定外,但近年的銷售額也在下滑,業績更是滑坡,從其股價可窺見一斑!說起金種子,感覺更為親切,好象就在身邊。為什么這么說呢,因為它和我有三年的零距離,種子酒廠和阜陽商校僅一墻之隔,92-95年在阜陽商校求學,每天都能聞到醇醇的糧食釀造的酒香,特別是新出鍋的酒香更是捕鼻而來,香飄幾里更不為過。每天晨跑時看到拉紅薯片的貨車從酒廠大門排隊到潁河電影院(腫瘤醫院附近),是否是純糧釀制不言自明,那時的酒廠叫阜陽酒廠,主打產品是潁州佳釀每瓶4元,高端產品是醉三秋,多好的名字啊,讓人一醉三秋,一聽醉三秋就會勾起喝酒的欲望,92年每瓶16元,普通人還是喝不起的,一般喝佳釀者居多,但酒質還是很好的,喝后口不干、頭不痛,純糧釀制嗎!93年底鎖炳勛任廠長,進行了大刀擴斧的整改,改為種子酒廠,主打種子酒,后又主打金種子酒(金種子酒還是我的直接領導起的名字),為增加產量擴大市場,開始從釀制改為勾兌酒了,再也看不到排隊賣糧的貨車了!99年金牛實業上市,玩起了資本運作。生產的白酒走低度路線,后期的醉三秋天蘊、地蘊、和泰為追口感柔和,味道淡了。阜陽人還是適合50度左右的高度白酒。隨著阜陽白酒的沒落,我的身體也不能象過去一樣大口享用阜陽的美酒了!但還是感謝阜陽各家美酒,陪我走過三十多個春秋!酒是故鄉美,親是家鄉人,淡淡的鄉愁,濃濃的美酒,記憶的深處,長長的思念,阜陽的美酒!真心希望阜陽各家酒廠重振雄風?。?!
Copyright © 2021 酒買我 版權所有:蓁成科技(云南)有限公司 備案號: 滇ICP備2021006107號-7網站地圖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內容(包括文字、圖片、視頻)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本站反饋,本站核實后會立即刪除。敬請諒解!
Power by DedeCms